各部门、二级学院: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苏教规〔2012〕13 号)有关规定,现就做好 2023 年度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内容
(一)项目类别
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其中单列面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大项目(以下简称“思政重大项目”)。
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以下简称一般项目),其中单列面向在一线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以下简称思政专项)。
(二)申报学科范围
(1)马克思主义;(2)思想政治教育;(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管理学;(14)政治学;(15)法学;(16)社会学;(17)民族学与文化学;(18)新闻学与传播学;(1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教育学;(21)心理学;(22)体育学;(23)统计学;(24)港澳台问题研究;(25)国际问题研究;(26)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按照“靠近优先”原则,备注1个主要学科)。思政重大项目的学科范围限选(2)思想政治教育。
(三)研究内容
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思政专项均不设选题指南,申请人可结合自身学术基础和研究专长开展研究。
1. 重大项目应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与现实需求,加强对教育改革、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理论、学术前沿和文献资料整理等的研究。
2. 一般项目主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开展研究。
3. 思政重大项目和思政专项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阐释师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为师生释疑解惑为导向,通过深入研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四)研究周期
重大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 3 年,一般项目、思政专项研究周期一般为 2 年。
(五)资助经费来源和额度
1. 重大项目由省教育厅给予经费资助,分别于项目批准立项时、通过中期检查后各拨付批准经费的40%,结项验收后拨付20%。鼓励各项目依托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定比例的经费资助。
2. 各项目依托高校要按要求落实一般项目和思政专项的资助经费,每项不低于1万元。
二、申报资格
项目申报人须为省内高校在职、在岗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在申报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能独立开展和组织研究工作。各类项目申报人资格的具体要求为:
(一)重大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 60 周岁(1963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能够实际承担项目研究与组织实施工作,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并具有中级职称。
(二)一般项目和思政专项申报人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 50 周岁(1973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为加强对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扶持与培养,一般项目和思政专项不接受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员申报。
(三)所有项目不得跨类兼报。每个项目只能有 1 个申报人,每位申报人限申报 1 项,以课题组成员身份最多同时参加 2 个项目的研究工作。重大项目的项目组成员(不含项目负责人)不超过 5 人,一般项目和思政专项的项目组成员(不含项目负责人)不超过 3 人。项目组成员均须参加项目研究工作,对研究工作有实际贡献。
(四)申报思政类项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应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信息系统完成备案。思政重大项目仅面向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申报。其中,辅导员申报资格可放宽至取得硕士学位并具有中级职称,同时应具备 4 年及以上辅导员工作经历。思政专项申报人必须为申报时在一线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已满一年以上的人员,主要包括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职能部门专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1. 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在立项结果公布前,如申报人新增获批立项上述各类项目中的任一类,有关高校和项目申报人应主动向省教育厅撤回项目申请)。
2. 近2年被作撤项处理的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3. 经查实,违反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员不得申报。
4. 为鼓励申报更高级别的研究项目,连续 2 次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人员暂停1年同层次项目申报资格。
5. 不服从组织安排、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人员不得申报。
三、申报限额
(一)重大项目:我院限报 2 项。
(二)一般项目:我院限报10项。
(三)思政专项:我院限报10项。
四、申报方式
本年度项目申报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各申请人在线下提交申报材料后,还需登录江苏省高校基础科研项目管理系统(http://info.jse.edu.cn),在线提交申报材料,并确保线上线下填写内容完全一致。具体要求和方式为:
(一)线下提交申报材料
1. 重大项目需提交的申报材料
(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请书》(附件1,以下简称《重大项目申请书》)和《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以下简称《活页》)纸质版各2份(正反打印)及其电子版(Word 格式)。
(2)《申报一览表》纸质版 1 份及其电子版(Excel 格式)。
2. 一般项目和思政专项需提交的申报材料
(1)申报人线下填写《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书》(见附件5,以下简称《一般项目申请书》)以及对应的《活页》纸质版各2份(正反打印)及其电子版(Word格式)。
(2)《申报一览表》纸质版1份及其电子版(Excel 格式)。
(3)按照今年的文件精神,思政专项是一般项目的一部分,申请书统一用一般项目的申请书。
3. 有关情况说明
(1)所有项目经批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不需再填报《项目任务书》,经双方盖章/签字的《申请书》即为项目合同。结项成果要求以《申请书》中填报的预期成果形式和数量为准(不得低于结题最低标准)。预期成果与目标任务将作为项目评审立项的重要依据。项目负责人应结合研究实际,认真制定科学可行、注重质量的目标任务,并在获批项目后按照《申请书》约定的目标任务开展研究。
(2)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思政专项申报材料的电子版以“部门+申报人姓名+学科+课题名称”命名(重大项目的申报材料需区分“申请书”与“活页”),《申报一览表》的电子版注明部门和姓名。
(二)线上提交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工作计划于今年开始正式使用江苏省高校基础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系统开放时间为 2023 年3月13日至3月28日,请各位申请人大力支持新系统的试运行工作,认真做好线上填报相关工作,《系统填报说明》见附件3。
五、申报时限
请各位申请人于 2023年3月15日前,将重大项目纸质申报材料、一般项目和思政专项纸质申报材料报送科技处审定,以上材料的电子版同时发送至本通知指定邮箱。
联系人:徐亚
联系方式:15052355606
电子邮箱:245345626@qq.com
办公地点:行政楼501室